全国“爱眼日” 丨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守护全生命周期的“睛”彩

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宣传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大重点人群,大力宣传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重要意义。


华眸视力好卫士 全周期视力监控专家

华眸视力好卫士是一份全家人的电子视光档案,依托微信平台让您在手机上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全家视力数据。定期检查提醒、AI近视预警、数据上传三甲医院可直接远程专家会诊、一个账号绑定多个家庭成员等功能,守护您家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睛”彩

图片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局居高不下,尤其体现在初高中学生当中,升呈现高发化、重度化趋势。根据国家疾控局近视监测数据显示,中度近视占比37%,高度近视达到9.7%,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中、高度近视占比迅速增加。
2024年《近视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等,根据年龄评估远视储备情况,建立儿童视力和眼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不良、有近视倾向和已近视的儿童,从而分档管理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图片

近视防控 刻不容缓

近视防控关键在预防,预防近视应从小抓起。火眼医疗给大家带来几点护眼小知识: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促使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该物质能抑制近视增长。而且户外视野开阔,有利于望远,能调节睫状肌,缓解视疲劳。

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户外活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方式

中小学生应坚持每天2小时、幼儿园儿童每天3小时以上的日间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如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篮球、放风筝、踢足球、跑步、远眺、健步走等。

坚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1)读书、写字要牢记“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则
  • 一尺: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尺(约33厘米)远。近距离用眼时,越靠近物体,睫状肌使用的力气越大。长时间下来会影响眼睛的调节力,需要看远调节时,就会因为缺乏调节力而看不清。

  • 一拳:身体与书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儿童青少年养成身体紧靠书桌,甚至趴在书桌上读书和写字的不良习惯。这个姿势还能帮助孩子把手臂轻松放在桌面上。

  • 一寸:正确的握笔姿势时,手指和笔尖保持一寸(约3.3厘米)的距离,握笔的手和接触纸面的笔尖保持40-45度,这样的握笔姿势,青少年学生在写字时,保持挺直的姿势就能看清页面和字体。
(2)为儿童青少年选择适宜的桌椅有助于他们保持良好读写坐姿
  • 桌椅是否合适,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判定和调整:儿童青少年坐在椅子上时,大腿应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肘部应低于桌面3cm-4cm。

3

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不要在走路时、乘车时、躺在床上时以及在阳光直射或光线暗弱的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中小学生连续看书、做作业或看电视每30-40分钟至少休息10分钟;幼儿园儿童每15-20分钟近距离用眼至少休息10分钟;若处在不方便活动的持续性学习状态,推荐“202020”法则,即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眺望20英尺(6米)外20秒。

还可以做些简单有用的护眼动作:
  • 远眺:往窗外眺望(6米外远处);

  • 眨眼:稍微用点力将眼睛完全闭上再睁开;

  • 热敷:50℃-60℃热毛巾。

在良好的视觉环境下用眼

  • 读书写字时,光线应左前方照射,避免阴影遮挡视线。

  • 使用台灯时,房间里的顶部照明灯也要同时打开。

  • 看电视时,人眼与电视机距离要保持在3米以上。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

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缓解眼疲劳的一种眼保健方式,学会做规范手法的眼保健操,正确地按摩穴位,做操力度以眼睛感到有酸胀感为宜。

做眼保健操前,要清洁双手,做完操要远眺片刻。若眼部患有急性炎症,需暂停做眼保健操。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液晶显示屏会放射出短波长蓝光,长期使用可引起红眼、眼干、眼涩、视力下降以及视疲劳等。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和强度。

  • 线上学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
  • 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
  • 娱乐时间不玩或少玩手机、电脑或游戏机,非学习目的不宜超过15分钟/次、1小时/天;
  • 不建议学龄前儿童接触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优先选择投影仪、大屏幕电视,选择顺序如下: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缓解视疲劳。建议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以上、初中生9小时以上、高中生8小时以上。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控制油炸食品的摄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

 定期监测视力

儿童青少年平时要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有视力异常或者眼部不适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建议未成年人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视力和屈光度数。